老城裡的數位實驗場 — 十三行互動美術館進駐風雅的大稻埕,探索互動多媒體的無限創意

 
 
 

文化的形成,源於人們長期共同的生活方式、價值觀、信仰和歷史記憶的積累。當一群人在同一片土地上長久生活,他們的習慣、語言、慶典和日常互動逐漸凝聚成被普遍認同的模式,這便成為文化的雛形。隨著時間推移,這些精神習俗和理念在不斷的傳承和變遷中,吸收新的元素,同時保留過往的痕跡,最終形成了穩固而具有認同感的文化特質。

我們可以將文化看待為歷史的延續,也是對現實的應對和未來的想像,投射出人們在面對環境挑戰時的創造力,面對變遷時的包容力,以及對美和價值的持續探索。最終內化為集體記憶,形成深層的文化底蘊。

而這份文化底蘊也反映在空間的改建思維。面對老舊建築的改造,有些設計師選擇以最小的改動保留部分舊有風貌,讓空間散發獨特韻味。其中除了寓含對歷史的敬意,崁入一份延續的承諾,使創意的探索更加堅定而有根基。

 
 
 
 
 
 

座落於迪化商圈的「十三行互動美術館」,如同嵌在老城中的瑰寶,在時光的流轉中閃耀現代的智慧與未來的願景。這裡既是歷史的承載者,也是未來數位科技的多元實驗場。

 
 
 
 

一樓的多媒體互動應用展示中心,以迴字型動線流暢引導人們穿越空間,明鏡的折射與延展帶來無盡的可能性;設置中央,由透明玻璃包覆的長桌會議室,為創作作品提供一個純粹開放,漂浮於虛實之間的展示舞台。人們在此可以自由地觀察、體驗和探索展示中心中的互動元素來參與創作過程,進一步激發靈感。長桌上,眾人圍坐交流,作品的構思和靈感如同光線在玻璃上折射般彼此碰撞,彷如持續回探平行時空裡的生命動態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設計師沿著獨棟樓梯的垂直動線,打造了一條充滿實驗意味的無垠隧道。隨著樓梯向上延伸,視覺逐漸聚焦於八米高的影像互動牆面,投射著抽象瀑布動畫的牆面,光影流動,如同靈感的碎片在此匯聚、交融,創造出一幅動態的藝術景象。這些影像猶如將自然元素與人類創造力結合,帶來一種如夢似幻的沉浸體驗,使人在空間中感受到時光的流動與創意的無限延展。

 
 
 
 
 
 

二、三樓的研發辦公室則延續老屋的新生故事。紅磚牆面裸露著歲月的痕跡,夾板和鋼材的原始質感與舊辦公家具融合,整體空間充滿歷史的溫度與記憶。

每道磚牆的裂痕、每一件舊家具的磨損,承載著過往的故事,使用者在此,親身感受到歷史的真實存在。十字結構的桌子,規劃出直向三排的座位,讓空間中的每一處皆帶有交織的故事感,激發人們在新舊交融的文創氛圍,與過去共鳴,從中汲取靈感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歷史在建築物裡被進駐的人們持續書寫,時間的痕跡與科技的新創相遇,這般衝突感濃厚的光景,分秒之間,凝結為不朽的印記。

 
 
 

LIVING, OFFICEChichiLworkspac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