將哲思整合進水脈之流,漫延文化記憶的浪潮 — 國美館藝術商店空間設計師 CPD Interiors 王偉丞談藝術展館的新零售風貌,打造民眾三不五時就想逛的美術館商店

 
 
 

國立台灣美術館是全台最早的美術館,自1988年開館以來,一直是培養台灣美學文化的重要搖籃。館內展出作品,大多出自台灣藝術史經典人物之作,然而也因此年輕群眾的佔比相對較低。本次國美館藝術商店的改裝計畫,除了希望重新整建修復空間,館方也期待改裝後的新面貌,能為這裡再次增添活力與光采,迎來不同年齡層的訪客群眾,尤其是更多年輕人,起身踏進這處曾孕育無數藝術夢想的所在。

 
 
 
 

談起國美館藝術商店的改造,時序先倒帶一段。當時從事美術館商店經營的業主,在社群看見 CPD Interiors 的設計後進行聯繫。常將藝術畫作或雕塑融入空間,發展性質偏向純美術類型的 CPD Interiors,與業主初次碰面,即因共有熱愛藝術的心情而相談甚歡,雙方一拍即合,促成後續的提案合作與企劃執行。

CPD Interiors 的介入,彷如為古典幽靜的國美館引進一道新生清流。團隊以「水脈 Waterway」作為公共零售空間的改建命題,藉由川流的的意象,詮釋未來場域的線條及主軸型態。川流連結內陸與大海,象徵著「過程」,而這間美術館裡發生的所有事情,會對應、連結到各個時代的群眾記憶,這是連續性且不間斷的動態過程,經由時間的醞釀與等待,逐漸構成自身演進的脈絡,開展出島嶼世代與世代,多元族群間的遇見、交流、碰撞與融合。

透過主理人王偉丞的深度分享,我們一探 CPD 團隊在這個涵藏歷史精華和人文意義的舊時代場域,是如何跳脫窠臼,翻轉形式與機能的變革,構建與民眾更親近,兼顧藝文特性與商業的現代空間。
 
 
 
 
 
 

像在逛另一場藝術展覽


商業與藝術調性之間的權衡,始終是門學問,稍不小心就會偏了方寸;過於高冷固然無法吸引人群,高度零售可能又顯得市儈。王偉丞選擇一條本質之路。他明確定義空間將延續美術館的策展形式,「作為美術館內部的商店,美術館的定調才會影響店空間,並不會反客為主。所以我們不希望展覽的性質到了這邊,轉變成單純的商店。」

他觀察到以往美術館商店大多以純零售角度出發,如果想突破既有客層,勢必得做出一些改變。因而提出新建的空間,包含設計呈現、動線規劃、業者的商品營運,皆帶入展覽策劃相關的思維,同時增加不同形態功能的可能性:如展演、教學活動、舉辦講座,還有咖啡輕食的複合型經營模式,利用沉浸式的體驗整合所有機能佈局。人進到這裡,節奏相對緩慢,形同遊逛另一個常設展,只是現場展出物品是可被銷售的,藉以對外產生更多連結與活化的力量。
 
 
 
 

用當代審美介入時代記憶


「形式與功能一體兩面,不可分割。」王偉丞引述美國建築家法蘭克·洛伊·萊特的話。定義空間機能後,相對應的表現形式隨之浮現。在形式上他主要分為兩點考量:其一是必須符合當代審美學,也就是年輕人看得懂的美學;第二件事則是「文化特點」。

時下的年輕潮流,走向普遍強調「快時尚」和「淺文化」的大眾趨勢,視覺符號必須清晰明瞭,能被快速解讀,所以內部整體以符合當代視覺美感的白灰色系為主。而淺色調的空間,亦與周圍環境稍微脫離,格外襯托它的特別存在。
 
 
 
 
 
 

「文化是我私心覺得很重要的一點。操作設計項目時,我們會探討舊有的文化脈絡為何,進入新時代的展望會是什麼?」王偉丞解釋現地的商店位置,正好位居早期國美館的入口處,小時候和長輩到國美館,都是經由這裡進去,後來才因使用上的改變,館方把入口移到現在的所在地。外面的板岩磚材質,更是自外部延續到內裡的主體、地面、牆壁,「這樣的企圖很明顯,當年的設計者希望把外觀入口的質感,包覆到拱門以內的接待區,讓室內外界線在建築操作上是模糊的。」象徵過往風華的圓形拱門,具備一定的時代意義與共有的文化記憶性,「所以我們不希望去修改舊時代的企圖,也不破壞原有結構,而是與之共存,把時間的痕跡保留下來。身為介入的新生代,設計必須獨樹一格,並維持禮貌性的致敬,明顯體現出我們就是後續的新進者。」

 
 

原本圓拱的玻璃帷幕上貼了許多輸出,玻璃也很髒很舊,王偉丞認為應要打開這個通道,故把玻璃帷幕重新做清洗,舊輸出、廣告資訊一概撤除,保留視覺的通透性

 
 
比起強勢顛覆,他們置入較為軟性,有別於原始垂直水平空間的曲線形式聊表敬意。這些蜿蜒的量體宛如從外部流動進來,在空間暫時停留。於此同時,為了呼應原始的文化符碼,運用長條狀的半光型燈管排列成一個圓拱。當泛光型的圓管燈啟動時,不僅充斥日照般溫煦明亮的感官效果,還透過不同的元素傳遞視覺上的延伸,表達模糊室內外界線的相同企圖。

不同於一般商店使用投射燈,空間全部是間接照明或較為全局式的照明來解決照明需求,未來若營業時間拉長到晚上,民眾一樣可以感覺跟白天一樣舒適的沈浸式照明

 
 
 
 
形塑機能動線與變化彈性的模組化島檯設計


流動型的藝術品商店空間,過道動線即為機能所在,人們跟隨水流的波浪形式,在其中自由產生各種行為。平面的探索之外,宛如伸展台般的階梯,正好是串連商店與樓上展覽室的有趣途徑。民眾觀展後可以選擇從這裡走下,站在不同的高位視角,欣賞曲折的空間地景。
 
 
 
 
 
 

連續性的島檯以模組化的規劃形式,能被截成一段一段,任意拆解和重新佈局。除了便於製作,主要是希望能保留未來的可變性,將來若想更改樣式,這些島檯就像積木一樣可重新排列組合。不僅如此,島檯帶入人因工學,將機能解構成以高度15公分為基礎單位的疊加量體,穿插配置閱讀書桌、成人與孩童的休憩座位,以及高低不同的陳列平台機能,分別對照使用狀況,設置理想的舒適檯高。

王偉丞進一步分析,由於美術館商店的商品種類多元,從餐具到3C用品,文具、衣服、畫作、複製品畫作、書籍 ...... 幾乎是應有盡有,「這些東西的背景各異,我認為不應該在同一個標準狀態下去陳列。因此我們透過不同材質鋪面,像是金屬、石材、軟布或是木頭的表層感受,襯托適合的商品性格以及實際面的機能使用。」

 
 

以15公分為單位,島檯高度按照不同使用情境,制定貼合人因工學的高度 / Photo: CPD Interiors

 
 

使用材質說明 / Photo: CPD Interiors

 
 
基於心理學的動線考量,若是連續性的路徑太過冗長,容易在行進間產生疲乏感。他刻意於曲型中切斷幾個開口,讓消費者可以直接通到另個區域,空間也更流動一些。走逛的過程,一點也不像在傳統零售店,累了可以稍作休息,坐ㄧ下再繼續看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使零售目的無縫融入空間


如何在策展形式的陳列思維裡,同時達成營運面的銷售需求?

針對台灣民眾的偏好習性,王偉丞特別將餐飲吧台移至空間最前端,正對國美館主入口的位置,意圖讓民眾一進來就看到咖啡吧台,還與館方討論,額外在附近增設一些座位。看展的人可以輕鬆點杯咖啡,先休息再準備進去看展,抑或是觀展後出來逛藝術品商店,順便帶杯咖啡在展館歇息片刻。「我們希望民眾進到這裡,感覺不太像是單純的零售空間。他的體驗富含變化性,有點像咖啡廳、有點像書店,看到的是 50% 的消費形貌,而剩下的 50% 則由不同活動所構成的整體印象。」

會有這樣的想法,源自先前的工作經驗,以及他親身歷經實體書從興盛到委靡,大型書空間紛紛因應時代改變經營策略,販售許多商品的過程。就他觀察,「書」已然變成一種帶動商品消費的媒介,而非銷售主體,這也使他反思 —— 或許訪客不一定會買書,但期望藉由看書的氛圍營造,令人沈浸在新舊共存的環境,進而帶動消費欲望。
 
 
 
 

不過王偉丞也坦言,這樣的呈現邏輯,勢必跟傳統的營運認知稍有牴觸。一般消費者期望看見很多商品選擇,擺設的數目須維持一個定量;然而商品量變多時,相對又會跟原有概念出現衝突,得在之間努力找到交集。為此,他們密切地與業主溝通,根據業者提供的銷售數據,作為動線陳列規劃的重要參考。

「我們利用理性數據的分類方式,取得設計操作跟營收需求的重要平衡。島檯上的商品,依照逛街的過程從動到靜編列,先看到的商品是消費主力,漸漸往裡面走,改為消費力稍微弱一點的商品。直到最後,變成提供休息座位跟書桌之處,功用在於引人停留。而複製畫商品本身銷售較為弱勢,便放置到左右兩邊,當作展示牆的觀賞效果。」

 
 
 
 
 
 

「美術館商店的操作是我們很喜愛的案件。它不是公司主要盈利來源,也非媒體曝光需求,而是因為臺灣美術有很多很棒的藝術家,希望能盡上一點推廣心意,所以我們付出極大的熱忱在做這個空間。藉此帶入各式各樣的目的性,讓美術館藝術商店轉化成多功能型的體驗場域,提供民眾一個激發更多互動,創造交流的可能性。」

也許你是因為這間商店慕名而來,走進國美館;也或許你是本質藝術迷,意外被店家吸引過去 —— 那其實都無所謂。重要的是,我們因此有了相聚的契機,儘管來自不同知識領域和生活背景,但我們都可以一起在國美館認識經典,愛上藝術。



* 編訪的同時捎來多則喜訊:國美館藝術商店榮獲「2024 GOOD DESIGN」、「2024 德國紅點設計獎」、「2024 TINTA 金獎」等國內外大獎肯定 🎉🎉🎉

 
 
 
 
國美館藝術商店 地址:台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
時間:09:00-17:00 PM; Monday Off
網站:查看更多

 
 

Text/ Chichi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