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amie 專欄 #079|10年之後,接下來的課題

 
 
 
時至今日,我自己的心態其實已經不會去追求丟出一個天大的創意,拍攝無可挑剃的高品質影像,也不會想要拍出什麼驚豔世人的畫面,被當成偶像或得很多獎。就我來說,這些東西已經內化成個人的創作能量,如何把這些養分,透過觀察並傳遞出去,達到溝通的目的效果,那才有其存在的意義。
 
 

在任何情況下,要想解決問題或是找尋新課題之前,我們都必須先觀察,了解當下全盤現況為何,再思考接下來怎麼探索問題,找出一個成熟的演進方法。


拍攝這麼多年,我想接下來的課題會是「對社會現象的貼近跟剖析」,以及「站在宏觀的立場看待同質性與差異性」這件事。思考透過我們的創作,讓影像和文字構建一座跳脫生活習性,橫跨階層之間的溝通橋樑。使得不同思考點或是存在既有差異化的人,彼此之間可以了解跟認識彼此,接觸不一樣的意識理念和生活模式。

 
 

空間/ 禾邸設計

 
 

早期很多人會討論設計跟藝術的差別,設計比較有目的性,可能有業主,要解決什麼問題,或者推動什麼理念來做這個設計;藝術則完全偏向個人喜好。以我們從事的空間與商業攝影,大部分做的事情都具備強烈的目的性,所以我們不會用純藝術的角度來看待創作,也因此我在看這方面的創意時,我給自己的想法是要理解社會的脈動與緣由,但不要變得世故,反而因為熟悉和了解,可以去做更好更貼切的詮釋。


熟悉這件事情很有趣,它對我來說並不會是包袱。世界上應只有臺灣跟香港用繁體中文溝通,儘管同是繁中,兩地用法和傳述的語氣卻大不相同。若時空背景轉換到香港,即便這些工具依然熟悉,但是我們卻會像隔層紗,無法輕易堆疊出一樣的情感效果。所以反推回來,熟悉並不會變成包袱,反而可以讓自己更知道怎麼樣去解構並釐清脈絡

 
 

空間/ 理絲設計

 
 

空間/ 朗禾設計

 
 

社會是很多元的生態圈,以前我們會用年齡層來區分目標族群,現在的分法已不會如往常那麼制式,反而是以較為小眾且精確的分類方式。同樣的一件事,不可能大家都認同,彼此之間一定會存在歧異的部分。因此當你提出的內容,可以超越那些現實中的差異,促使不同分類的受眾,對彼此有更進一步的認識,就已經是很好的開始

 
 

空間/ 和和設計

空間/ 山海空間

 
 

空間/ 蟲點子創意設計

 
 

我之前在 ig 發過一連串好笑的動態,用有構圖的照片(下圖左) VS 實際狀況(下圖右),那些實際面就是台灣目前普遍的樣態,舉凡鐵皮屋、大招牌等街頭的景況就是我們的觀察,但是我們怎麼用眼睛重新詮釋這件事,帶給別人更多的認識跟溝通,而不是產生更多對立,即是我期待的未來。

 
 
 
 

除此之外,還有一個很大的課題就是「人類未來還有什麼樣的生活或者消費方式」?


科技的發展,讓生活產生很多不同的變化。光螢幕這件事情,爸媽的年代可能是三四個家庭擠在一個有電視的家庭一起看棒球賽,慢慢的,變成每個家庭有一台電視,那是全家人共同從事的休閒。再接著主臥開始有電視 ...... 逐步演變至今,人手一台手機屏幕,你可以選擇想看的內容和時間點,看電視這件事,便從極大的群體共同收看,變成獨立一人各自觀看的常態。


我們不僅必須洞察到諸如此類的現象,也要思考到底這些極致中的共同性是什麼?那我們人真正需要的是什麼?這個轉彎是一個時代性跟時間軸一個很大的弧度,而我們必須在這個曲線上去找到一個生存點,然後把所見所聞,應用到設計和新的溝通上,跟受眾以及喜歡這類議題的人一起探討成長,就顯得十分重要。

 
 

空間/ 二三設計

空間/ 澤序空間設計

 
 

空間/ 方瑞設計

 
 

儘管這些東西難以用一張照片一個案子去舉例說明,但如果你把五年十年看成一個單位,觀察到這個業界和我們公司的脈動走向,其實會發現一股持續前進的動能。


有時不要高估自己一年內能做的事情,但也別低估了你十年內可以完成多少事。當我們走到十年之後,仍一直不斷向前推動,讓每個人可以因為我們的關係持續吸收多元的資訊,並更了解跟自己不同的其他分眾,這樣就夠讓人開心的了!

 
 

空間/ 丞聯合空間設計事務所

 
 

空間/ 朗禾設計

空間/ 覺引設計

 
 

空間/ 參拾柒號設計

 
 
 
關於攝影師這個稱謂,其實我沒有太多意見,因為這是大家認識的我。但說穿了,我是個喜歡創造的孩子,對創作沒有特愛的工具,卻有特別的熱情。認真起來打拼時有個老靈魂,但對於創新與體驗,永遠像是實驗室裏的小朋友。我想分享我怎麼看我的攝影師工作,以及工作上的點點滴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