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療癒的極簡生活學」Jamie x 上上室內設計 Chien & Ann:簡化,讓心靈有沈澱的時刻

 
空間/ 禾邸設計
 
 
提到極簡,腦中不外乎會出現幾個形容詞和呈現,不過今天先不聊設計,直接去拜訪設計師 Chien & Ann 的家。平時擅長將空間簡化成純淨樣貌的他們,同樣住在這樣的風格模式裡頭。對於喜歡極簡生活的人來說,他們究竟為何而簡?從中減掉、又獲得什麼?初步嘗試的我們,可以從哪裡開始簡起?透過與他們的對談,「極簡」這回事似乎沒那麼遙不可及,或許你我的住家,都可以加入一點極簡樣貌。
 
 




 
 
JamieYelo-column07-0721-14.jpg
 
 

Jamie(以下簡稱 J):你們給我的調性感覺很一致,包含穿搭、空間、作品等,是如何養成的?


Ann(以下簡稱 A):我們成長的家以空間來說,爸媽偏當代較極簡的方向,不會有太金碧煇煌的東西。我爸就喜歡白色,覺得白白乾淨就好。我們兩個高中就認識,在一起會分享生活,所以有點像是互相培養,彼此喜歡的東西自然越來越一致。


Chien(以下簡稱 C):我間接有受到前公司一些影響吧!當初會去那家公司面試,是看到辦公室覺得很舒服,環境很簡約,感覺在裡面上班應該會很舒服,所以就去面試,後來也在那工作了一段時間。它風格比較簡練一點,耳濡目染之下,就也覺得這個樣子是我很喜歡的。

 
 
空間/ 寬玠設計
 
 

J:你認為極簡是為何而簡,減少的是什麼?


A:人本身就是很複雜的生物,我們有很多思想、行為跟情緒。在爆量的資訊衝擊下,我們被迫拼命接收新的東西,甚至是不得不去接收,變成人本身就複雜,環境還越來越複雜,導致壓力越來越大。

我覺得可以從空間或生活,把東西先簡單化,至少心靈有個淨化的時候,思想也會簡單一點。東西很多就容易感到「阿雜」,情緒也會跟著激昂起來,「極簡」也有點是在療癒心理

 
 
JamieYelo-column07-0721-03.jpg
 
 

C:對,就像有個神奇的力量,營造讓你沈靜下來的空間,這時就不會想到很複雜的事情。

而且喜歡簡單的東西,做選擇時比較容易,不會有太多選擇障礙的情況發生。平常看到東西,反正你選擇就只有一個,想法就不會太複雜,而那一個就是你選出來最好的。

 
 
JamieYelo-column07-0721-04.jpg
 
 
JamieYelo-column07-0721-07.jpg
 
 

A:我們家也不是都很極簡,也會有比較生活化的區域,但我們亂的地方都是有個範圍把它收起來,不會四散,至少亂的話不會覺得太亂。像牆面如果貼滿,我們也會淘汰一些。

「極簡」對我來說不是一種絕對,也不一定要很白很乾淨,主要是「簡單化」,處在自己認為舒服的狀態。像大家現在常講的斷捨離,或是極簡主義者,可能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接受的。所謂簡單生活,就是不要有太多東西,生活夠、狀態是舒服的就好。


J:你這個觀念滿不錯的。我有朋友住在芬蘭,他們東西真的是簡單到一個程度,你一看就知道是從心發展出來的文化。例如說北歐人小時候家裡的訓練就是,假如我這張桌子需要一個檯燈,如果要買別的檯燈的話,原本的就要換掉,維持在一個基本的量,不會無限增加

 
 
JamieYelo-column07-0721-21.jpg
 
 

J:如果說一般大眾也嚮往這種生活,有什麼 Tips 可以推薦?


A:可以先從顏色開始簡單起,不一定東西要少,無論空間大小,只是一間房間也可以,從你床單棉被的顏色開始調整。要跳色的話會傾向空間就是一致,用一些軟裝去跳色。

平常 Deco 時把東西集中在一塊,就不會弄得太散,最簡單就是有個托盤,或者你就創造一個範圍,這樣怎麼擺都不會太亂。

 
 
JamieYelo-column07-0721-06.jpg
空間/ 日和設計
 
 
JamieYelo-column07-0721-08.jpg
 
 

C:講到極簡,大部分都會想到白色。白色是我們覺得很耐看的顏色,而且永遠不會退流行。當初在裝潢我們家設定就是白色,因為白色也可以放大小宅,像電器、氣泡水機、電鍋,幾乎可以買白的我們都會買白的。

到現在五年,儘管現在有更多更好的建材和作法,我還是很喜歡這個樣子,也覺得很耐看。而且白色底調的空間要替換一些傢俱,相對也容易。


A:白色是最有包容力的底色,跟其他顏色搭在一起都不會突兀。我們不會覺得很多顏色會不喜歡,還是會欣賞它美的地方,只是就自己生活面喜歡的是白色(C:外面再繽紛,回到家還是要沈澱自己)

 
 
空間/ 禾邸設計
JamieYelo-column07-0721-25.jpg
 
 
JamieYelo-column07-0721-28.jpg
 
 

C:我們在操作設計時有給自己一個原則:希望不管是空間或立面的材質,盡量不要超過三種建材或顏色,因為超過三種就容易看起來複雜或很亂。除了在建材上的規劃,大一點講空間規劃的話,也會從格局來減起。希望把動線收整,牆收整齊,櫃子能對線的就對線,能拉直就拉直,盡量不要多出一個角,能少一個角就少一個角。


A:這一點我們比較堅持,因為動線舒服,生活起來就會舒服


J:這就像是掌握核心的概念之後再去做。思考怎麼讓生活越簡單,或者越基礎,再將這些稜角、複雜的東西修飾掉,讓它符合生活的樣貌。我覺得你們的自制力很好,像我喜歡黃色的東西,但出去有時候會誒~這個綠的也不錯,回去才想說怎麼買了個不一定跟家裡搭配的東西。

 
 
空間/ 二三設計
 
 

J:是否有曾經太喜歡,而讓你們破例買的東西?


A:好像沒有,因為有時候看到顏色不對或風格不對,就會覺得算了。


C:但其實做這一行,我們常遇到的就是幫客戶選一些漂亮的傢俱物件時,會克制不住自己也想買(A:一邊賺錢一邊花錢)。

 
 
JamieYelo-column07-0721-20.jpg
 
 
JamieYelo-column07-0721-13.jpg
 
 

J:工作之外有什麼興趣嗎?


C:我們喜歡去看美的事物,當然這應該是設計師都會喜歡做的事情。我們會上網看一些好的設計作品,然後就去現場參觀看看。我覺得常去那些地方,自然會有吸收。疫情之前我們也滿常出國的,多嘗試各地風土文化。


A:就是從生活去觀察,身歷其境體會那個感受。

像三重有很多小巷子,我們剛搬來時在附近繞繞走走,有些房子復古到都沒有翻修過,可以看到很傳統復古的東西。很有趣的是,有些人就只是在家門前隨意擺,可擺完之後妳會發現,咦他這樣擺還滿好看的,原來這個顏色可以搭成這樣。

我們也會追劇或看電影,有時裡面會出現有名的家具,我會特別去看各國的空間細節跟裝潢,觀察他們怎麼搭配。
 
 
空間/ 米索設計
JamieYelo-column07-0721-24.jpg
 
 
空間/ 上上設計(空間報導)
 
 
JamieYelo-column07-0721-16.jpg
 
 
採訪|Jamie Lo . 攝影|Tata Chang
編輯|ChichiL
 
 
 
 
關於攝影師這個稱謂,其實我沒有太多意見,因為這是大家認識的我。但說穿了,我是個喜歡創造的孩子,對創作沒有特愛的工具,卻有特別的熱情。認真起來打拼時有個老靈魂,但對於創新與體驗,永遠像是實驗室裏的小朋友。我想分享我怎麼看我的攝影師工作,以及工作上的點點滴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