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憑前方晦暗不清,始終在鉑金印相之路勇往直前的行者 — 專訪晗光行攝影工作室 吳文波 X 吳凌雲 X 許純瑜 X 劉碧玲

 
 
 


走進謐靜的麗水街巷弄,一座純白簡約的場域隱匿於民宅之間,獨到優雅的氣息,讓附近鄰居和途經的路人紛紛好奇,上門探問這裡究竟是什麼樣的場所。


在門口綠意掩映下,「晗光行」是間致力於鉑金印相研究的攝影工作室暨藝廊,主理人在追求傳統鉑金影像溫潤色澤與立體度的同時,導入更為現代理性的思維,試圖為源於19世紀的古典放相技術,揉合當代且在地的材料語彙,覓尋出一片嶄新而鮮有人至的鉑金印相天地。


鉑金印相(Platinum Print)是一種起源自19世紀的古老照相技術,攝影師將鉑金鹽類與感光溶液混合後塗佈於紙張,透過曝光將底片的影像轉移至表現媒材。鉑金印相呈現饒富層次、柔和細緻的黑白影像,這種手工藝術攝影擁有獨特質感及高度的藝術價值,受到藝術藏家喜愛。然而,由於成本高昂及新顯影技術的出現,鉑金印相正逐漸被其他照相技術取代。


 
 
 
 

晗光行主理人(左至右):許純瑜、吳凌雲、吳文波、劉碧玲

 
 

「我們來做個工作室吧!」笑稱彼此是以「秒」為決策單位的四位主理人吳文波、吳凌雲、許純瑜、劉碧玲,分別來自不同專業領域,成員有空間設計師、專利專家、編舞家及精品代理的他們,因對影像的熱忱而相識,也因對極致的執著而萌念,在僅經過一堂鉑金印相的實作課程,便滿懷熱情和衝勁,各展所長,開始籌劃成立晗光行工作室。


攝影本是與光相依併行的動態轉譯過程。「晗光行」不僅是低調地實行個人對攝影的意識見解,亦與禮記中所述「未有燭而後至」的寓意不謀而合 —— 期望自己作為實踐的行者,在探索的漫漫長途,縱使路徑晦暗不清,仍要緊記初心,不斷往前推廣邁進,讓後來者得以追隨。

 
 
 
 

快門按下,好戲正要開始


每一件鉑金印相的成品,擁有獨一無二的面貌與變化,那彷如攝影與繪畫相融的創作主體,不僅成就其令人獨鍾的魅力,更啟發我們重新思考攝影的意義。現代高度便捷的科技設備,使世人常以為,攝影在按下快門之後作品便完成。然而,對鉑金印相而言,按下快門,形同啟動播放鍵,一連串流暢的手工技藝才正要施展開來。

 
 
 
 

從調製新鮮藥水、塗佈、在紫外光下曝光,至顯像、清潔與乾燥紙張,這些看似簡單的步驟,大概藏有數百個必須悉心注意的細節,一絲動作之差,空氣中溼度與溫度的變化,皆成為舉足輕重的變因。


一次又一次的沖印,彷彿是人生一場又一場的未知試煉,印相者除了練習個人手感的細膩度,也在光影顯像的時空交錯間,練就面對失敗的堅韌心性。

 
 
 
 

經常忙碌了整天,卻在原以為完美無瑕的當下,直擊一顆釐米大小的細微黑點落入眼眸,你全心期盼的美好世界就此瓦解。最終只能深吸一口氣,再次重來。


又或者,儘管在印相當日對成果心滿意足,隔天拿出來重看一次,很有可能便忽然覺得哪邊還不夠好,需要改進,前一天的成果就此作廢。不過正因主理人不輕易妥協的態度,團隊始終未停下腳步,持續調整執行過程中可控與不可控的細節與參數,企圖讓每一次的沖印,都有新的突破與進步。


讓科技融入古典技法,跨越常規極限


時間倒轉回最初時期,當時四人參與韓國藝術家金志勳老師的工作坊,深入了解這個充滿手感工藝魅力的傳統技法。過程中提到傳統鉑金的極限就在那邊,若想進一步詮釋出更加細膩,如雲霧繚繞的綿密層次,很可能因技法先天的限制,而有無法抵達的境界。

 
 

有時一件作品需要歷經好幾次的沖洗才能成功

 
 

然而,主理人之ㄧ具備理工相關智識的文波提出不一樣的論點。他堅定地分享著,過去的古典技法給人一種泛黃、朦朧的感覺,總有數不盡的不可控制因素,那麼我們是不是能在各種變數和過往的經驗法則中,找到相對可以更精準控制的地方,以提升作品的表現。科學的介入,即是重現我們內心所想之美,就算未必是百分百還原,反而能為攝影加分,增添底蘊。

 
 
 
 
 
 

於是他從科學的理性視角,切入極為感性的傳統技法,透過各種工具輔助實驗和嘗試,導用數據分析,將古典放相的變異性數據化。這件工程是十分浩大的一件事,背後花費了許多金錢和時間成本,實際上這塊島嶼裡也從未有前人做過。


主理人們深信,「透過科技,讓數位時代下的古典技法別於上個世紀,它才能真正的以不同樣貌延續下去」。確實,古典技法在 1800 年代是當時的新興科技,現在透過新世代科技去改良舊有的東西,這門藝術方可繼續綻放光芒,構成專屬於時代背景下的藝術形式。

 
 
 
 
 
 

用在地紙張做島嶼當代的鉑金印相


遇到「光影手工暗房工作室」的曾啟峰老師,對成員來說是重大轉折點。除了印相的執行觀念,曾老師也啟發並教導他們運用在地媒材的方法,而不再受限於使用進口國外原物料的作法。


在鉑金印相中,影像的載體是紙張,紙張的處理方式與特性會直接影響到影像所傳達的情緒和感受。起初他們使用的是德國製的紙材,但後來發現日本攝影師都會使用在地不同地區的和紙,這促使他們反思,為什麼不試著用台灣的紙來做鉑金印相呢?


富有實驗精神的文波,便展開了一連串的研究,走訪了鳳嬌催化室和廣興紙廠,搜羅了許多天然紙材回來測試酸鹼值,從中選取適合印相的楮皮紙。使用在地產製的紙張不僅能夠提升作品的本土性與認同感,同時也符合綠色永續的理念。


這些努力的成果,是一系列言述當代島嶼印象與記憶的鉑金影像,透過使用在地媒材,不僅能夠呈現出更豐富的藝術表現,同時也為這塊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價值。

 
 
 
 


在台灣,瞭解鉑金印相特性的職人幾乎不存在,我們長期目標是以自我實踐的方式,運用台灣特有的紙材、影像內容、製作方式,找出適合這塊島嶼的鉑金印相,並期望賦予鉑金印相在地意義

 
 
 
 

前往追求極致的道路


好奇問及四人,付諸這麼多的努力,有想要傳達或改變什麼樣態嗎?



我們嚮往職人精神,內心並沒有要改變世界,就是專注在做想做的事,盡可能把它做到最好。而一些攝影前輩提出的刺激性觀點,也推動我們一步一步努力往前走


眾人語帶感觸地說,自按快門的那一剎那到最後成像,整套流程完全不假手他人,展開於眼前的畫面,通通是從頭到尾按照個人意志而完成的作品,更可以代表自己的聲音。

 
 
 
 

在生活逐漸從疫情的陰霾甦醒的新氣象裡,很快地,晗光行也將展開新企劃。今年四月底,由「光影手工暗房工作室」與「晗光行」共同邀請到日本攝影藝術家井津建郎和井津由美子來台,舉辦《井津們的光影 — 2023 白金影像暨攝影工作坊》,屆時亦會有工作坊成果展和對外講座的交流活動,讓更多人有機會經由現場的感官體驗,接觸到鉑金影像特有的溫潤典雅、難以言喻之奧秘。

 
 

攝影/ 許純瑜

 
 

攝影/ 劉碧玲

 
 

攝影/ 吳凌雲

攝影/ 吳文波

 
 
 
 


井津們的光影 — 2023 白金影像暨攝影工作坊成果展
地點:晗光行 / 台北市大安區麗水街13巷8號
展期: 2023.05.04 - 07
詳細資訊:晗光行




採訪|Jamie Lo . 編輯|ChichiL
攝影|Jamie Lo、We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