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承繼為出發點的美好轉譯 — 掘覺設計保留昔日家宅的設計精髓,溫柔牽繫兩代血脈間的情感回聲

 
 
 

家,是一個隨著時間流轉而不斷變化的有機體。時而順應四季的更迭安然生長,悄然蛻變;有時,則需要一個扭轉契機,讓過去與現在再次交織出嶄新的軌跡。

過去,這間住宅是由屋主已逝的室內設計師父親所打造。他的思考和品味精神、對家人無微不至的照護,無所不在,像被嵌入空間肌理般深植於家中,不曾離開。也因此多年來,屋主與母親始終捨不得改動內部;維持原本狀態,彷如將時間凍結在當年大家安好的時刻。

 
 
 
 

不過,世界上唯一不變的事情就是改變。當時間點到了,心自然也打開了,他們決定重新整理這個場域。這樣的牽繫對接收委託的掘覺設計來說,格外動容,「我們是很念舊的人,所以這件具備親情連結意涵的翻新案,不僅很有意義,也是高度具有挑戰性。」設計師 Curtis 這麼說。原因在於這並非單純全然推翻過往,他們希望能將屋主父親昔日的設計精髓保留下來,進而在新的時空語境裡,讓這個家成為連結過去與未來的情感紐帶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一次溫柔的接續


新舊元素在此相互輝映,譜出了獨一無二的時間敘事。令人安心的熟悉氣息,襯托著新進的家居樣貌,回憶與新生畫面融匯,體現著一個家的永恆寓意。

原有格局中,玄關與廊道是條蜿蜒的路徑,當時的巧思起因於好客的父親常有朋友來訪,所以特別運用格局的安排,為家人建立分流的隱私動線。如今不再有這份需要,設計師化繁為簡,讓這條走廊搖身一變成連貫家人情感的主要血脈,客廳、餐廳與廚房緊密相連,同時直通每個人臥室,親情在其間牽繫流動。

 
 
 
 
 
 

由於屋主平時習慣邀請朋友聚會,長輩也時常來家裡跟孫子同樂,一同用餐,因此設計核心在於如何讓這個場域擁有足夠的流動性與包容性。開放式的配置形同意識的延伸,模糊了區域之間的界線。然而這份開放並非漫無邊際,而是在細節間謹慎拿捏分寸,細緻地以材質、線條、光影調和出空間的層次。當視線在大理石、木皮、塗料、長型復古磚等材質之間滑動時,映入眼簾的不只是家的結構,更能從物件的變換韻律中,窺見居者鮮明的興趣和生活哲學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廊道展示櫃內擺置屋主收藏的滑板與雪板
 
 
 
 
 
 
透過石材的再配置,記憶與空間重新相會


溫潤感包覆著這整個家。而最具象徵性的元素,莫過於吐露優雅品味的大理石,它同時意味了時間與記憶的獨特呼應。這是當年父親選用的「霸王花」大理石。跑遍石頭廠的設計師表示,現在台灣已經找不到這塊石頭,所以他們只能在拆除時更加小心翼翼地把分散在各處的石頭取下,將這塊別具意義的石材重新整合,讓它在客廳電視牆、櫃體與沙發後方繼續綻放魅力,也透過這方寸之間,傳承家族溫暖而深沉的情感。

 
 
 
 
 
 

昔日當代的美學語彙進入新的時空脈絡,不僅不減光采,反而經歲月洗禮下愈顯韻味,像是跟我們演示了所謂真正的「經典」之美,便是如此。


每道光影與聲響,都是生活的悠緩沉澱


主臥雖保留過去的空間布局,卻注入了全新的情調氛圍。昔日父親熱愛收藏音響,留下許多真空管的復古音響。而這份對聲音的熱愛,也在屋主的靈魂深處悄然萌芽。

牆上那對佇立的復古喇叭,如同時光隧道的入口,靜待著音符的躍動。夜幕低垂,燈光在木質家具上投射出溫潤柔和的光暈,樂音緩緩流淌,將時間的腳步放緩。搭配特別挑選的老件家具,成就了這番褪去日常喧囂,只屬於兩人共處的沉澱放鬆場域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主浴空間的重塑,則回應了家庭對日常療癒感的需求。原本的配置,有兩個獨立的淋浴間與蒸氣室,但在使用習慣的調整下,設計師選擇將其合併,打造更為寬敞的舒適天地。全家人在這方洗滌身心的小宇宙分享喜怒哀樂,卸下重擔,心靈緊密相依
 
 
 
 
 
 

回憶未曾隨著歲月的更迭而褪色。

這裡仍然是「家」的化身,只是以別於舊時的風貌,繼續陪伴下一代的家人走向新的續章。那些精心保留下來的元素,就像是歲月傳承給後人的珍貴禮物,使屋主一家能觸摸到前人的心意,感受那份跨越時空、血脈相連的溫暖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LIVINGChichiLhome, cov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