揉合攝影棚、藝廊、住宅於一體的「攝影師之家」:在顯影與流光之間,捕捉自然時序與內在節奏

 
 
 

「轉山」,既是行旅,也是修行。 人們繞行於山,經歷高低起伏,在行進間慢慢沈澱心緒。這樣的過程,山並不只是靜止的風景,更是對話的對象 — 每一次的轉折及攀升,都是與自身的對照,內在世界的再次探尋。

這間隱於山中的住宅,如同「轉山」旅程的歸處,亦是心緒轉動的起點。沿著蜿蜒山路爬升而上,城市輪廓漸次被葉木與雲霧所迴繞的景致抹去;我們從都市的人為秩序,過渡至山林的幽謐,前往由光線與四季織就的居所。

 
 
 
 

「攝影」是居住於此的生活方式


愛好藝術的屋主將攝影視為退休生活的延伸。這樣的視角,也奠定了空間別出心裁的設計思維。攝影的本質是光,而這座依山勢而立的住宅,恰擁有得天獨厚的光影變化。朝向觀音山的大尺度開窗,朗闊的視野讓人得以遠眺群山,見山嵐在遠方輕盈飄移,天氣晴朗時甚至可望見海平線。為此,敘研設計 以「流動的光影」為主軸,讓起居作息與影像的邏輯彼此疊合,內部既是居住的容器,也是取景的框架,邀請天光、自然、時間匯聚於內。

置身其中,那份感動更為深刻。

拍攝當天,我們浸潤於變幻的光色之間,當光漫進落地窗,滑過紗簾篩落柔和的餘韻,飄散為綿長流動的詩意。猶如一幀長時間曝光,徐徐渲染明暗的暈影,空間的溫度與細節亦隨之顯影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在家中置入一座攝影棚


空間佈局如一張緩慢開展的動態圖景,順應環境與使用者需求的脈絡有機生成。設計師在理解實際拍攝應用後,精準計算出合適的拍攝深度,從環境條件找出最適合留白且又不影響生活動線的位置,劃分為攝影棚區域。這個區域同時也是開放的視覺對話空間,交融了攝影創作、觀賞、展示的意圖,讓住宅更瀰漫藝廊的開放性,屋主與同好在這裡,能透過影像交流、展出作品。

為了讓挑高的弧形無影牆保持純粹、乾淨,設計團隊與屋主共同探索更靈活的展示方式,最終選擇用磁吸式掛件取代傳統掛畫的方法,避免牆面反覆打釘造成破壞,也能自由調整作品展示組合。更能符合屋主隨時需要調整使用模式的需求,也在住宅/攝影棚/藝廊的空間使用中,找到共同的平衡。

 
 
 
 
攝影棚特別採用地坪塗料由地延伸至天整面鋪滿,極其平整的表面,來自師傅手工鏝抹的悉心製作的結果

 
 

觀看不止於一樓攝影棚,而是延展至整體空間體驗之中。二樓書房除了閱讀與工作,也提供從高處俯視的觀看視角,為攝影創作產生更多元的構圖可能。住宅本身如一座隱性的攝影裝置,每個觀看角度都能與場域產生互動,採集光影,也連結人的溫度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讓建築回應環境,構築空間樣貌


窗外景致已然豐沛,內部以簡約設計烘托窗外風景之美,讓視線自然流轉於內外之間。

呼應「攝影師的家」主題,空間回歸至最純粹的狀態。這種有意識的留白,保留空間敘事的開放性,讓居住者書寫屬於自己的故事,使空間與其承載的歲月共存。材質設定遵循以恰到好處的設計節奏,讓空間成為自然光影與生活情感的承載者為原則,黑白成為結構的基調。地坪選用卡拉拉白大理石,搭配紋理相間的大理石貫穿全室。立面採用極簡的量體設計,然而白色牆面並非靜止的平面,而是在細微的進退面、脫縫與線條起伏之間,折射出不同層次的陰影,引用光線來細膩地刻畫優雅的細節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浴室是私密空間與自然景觀的結合。擁抱自然是最奢侈的享受,獨立浴缸的位置被安排在窗邊,能在泡澡時看見遠方的觀音山景,也能夠透過弧形的落地窗,享受客廳區域的光影。陽光與風動在此恰到好處,使這個日常場域也成為光影最佳的觀察點之一
 
 

此外,由於住宅位於頂樓,擁有特殊的斜屋頂,為了巧妙引導視線與動線,讓建築結構自然融入整體空間律動之中,設計師運用踏階與天花的高度調整,使橫梁隱於動線途徑。人們行經其中時,透過體感,親身感受建築自身的韻律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用門片切換內外與心理層次的關係


酒吧區域隱藏於動線之間,既非外部的公共場域,也非完全私密的封閉空間,而是作為情境過渡的感官轉換所。設計師透過隱藏式口袋門的運用,以兩道門界定內外關係,讓空間在行進間緩慢轉換,從開放至私密,從現實步入沉浸。

當門推開,它是通透的聚會場域;當門收合,則成為內斂的獨處空間。這樣的轉換不只是機能上的調整,更像是一場緩步進入的心理儀式。

 
 
 
 
不同於外部空間的開放與留白,品酒室的光線刻意收束,色調更為深沈,材質更具份量,形塑出適合沉思微醺的尺度,讓人可以靠近,也能獨飲。牆面懸掛屋主拍攝的攝影作品《The Universe in a Glass of Wine》,源自物理學家 Richard Feynman 的著名演說,他談及:「在一杯紅酒中,蘊藏著整個宇宙。」既投射屋主本身的科技背景,也與空間意象相互呼應 — 如同酒杯裡折射出的宇宙,這個場域也是感知與思索的容器。當人們在此舉杯,光線在液面浮動,彷彿透過這微醺的瞬間,觀看這豐富深邃的世界。

 
 
 
 
 
 
作為內部休憩空間的中介點,品酒室分別通往兩間臥室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若說影像的餘韻,潛藏於未曝光的膠卷之上,那麼這座住宅的餘韻,則在天光與時序更迭的醞釀下悄然成形。設計不試圖框限自然的流動,而是選擇讓晨昏的色溫、天候的陰晴、季節的遞嬗,都能在不設限的場域裡自在鋪展,展現最純粹的姿態。這裡的每一幕變化,都在等待著被凝視,也在等待著被記錄。

「觀看」不止於攝影,也不止於窗外景致,那是一種敞開內在,以心去體察萬物流轉的方式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Design/ DSEN 敘研設計
Images/ Hey!Cheese
Text/ ChichiL

 

ChichiL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