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專訪 ]CPD Interiors 王偉丞 — 以未完成的餘韻潤染氛圍與情緒邊界,醞生詩性的空間精神及所有性

 

CPD Interiors 主理人/ 王偉丞

 
 

本質(Essence)的單詞定義,意指一事之所以為其自身的根本特質與核心意義。對於設計而言,本質除了是種形式的探索,更是回歸原初的追問:為什麼這件事物存在?它如何影響人們的感受與行為?而在 CPD Interiors 主理人王偉丞的世界裡,本質即是設計的核心,亦為他對生活、社會與藝術的深層探問。

王偉丞的創作本質,源於他對純粹與情感的追求。自小熱愛繪畫的他提及:「能力不是天生的,可是喜好是天生的」。這份對藝術的純然熱忱,貫穿了他的成長與專業學習,從廣告設計到建築,再到室內設計,他不斷挖掘深處的內省與洞察,並將其轉化為源源不絕的強烈動能。當這些能量匯聚於空間與藝術的創作,總能穿透表象,直抵情感底層,使實體空間形同哲學與藝術共鳴的載體。無論是氛圍的營造,還是藝術品的挑選,王偉丞總保留一份未完成的韻味,將餘地留給觀者感知、摸索與詮釋。因此,你感到既幽靜又充滿生命力。

 
 
 
 

值得一提的是,這份動力並非單純停留在個人的實現,還延伸至社會的關懷與實踐,力圖創造有益的社會價值。本次專訪,我們將隨王偉丞的腳步,探討他如何跨越形式的邊界,以設計為接點,讓藝術、本質與社會價值融為一體,詮釋更多動人心弦的奇思妙想。

 
 
 
 
(以下內文以 W 代稱王偉丞;J 代稱 Jamie)
 
 
源於「社會價值」與「設計本質」的初衷與實踐



Q:對你來說,CPD 的核心價值理念是什麼?哪些特質最能體現這些理念?



W: 剛創業時。我就意識到必須清楚定義我們的核心價值。這個價值觀要源於內心,不違背初衷,並能在未來不斷延續,這樣我們才走得長遠。

我特別重視兩件事:「對社會的價值」與「設計的本質」。無論如何,我們都應該思考設計如何回應社會議題,為環境與人群帶來影響。求學階段的老師曾傳遞一個觀念:不論從事什麼行業,最重要的是對社會有幫助。這句話深深影響我,也成為我設計工作的指引。

另一方面,美醜本就沒有絕對的標準,討論這些東西並非設計的核心。通常我們的執行項目分為兩種類型,一種偏商業性質,以滿足市場需求為主;另一種更側重創作性。而這之中又劃分成兩條路線:一條是美學表達,另一條即是關於本質的探索 —— 我們要針對每個項目提出獨特的觀點,並思考如何將這些觀點回饋給業主,甚至影響更廣泛的社會

 
 
 
 
 
 


我常在設計過程反覆自問:這個設計的本質是什麼?

 
 

Q:你現在接洽的案件,基本上有什麼樣的評估和考量?



W: 我很樂於做公眾性與美學推廣相關的項目。創業初期,公司經營需要考慮收益,所以接手的大多是商業取向的項目。但隨著持續發展,我開始反思這樣的方向是否正確。

好像不是。初衷一直都沒忘記,只是有沒有機會去表達。所以現在也開始接受社會性公益委託案,儘管可能盈虧,我仍願意投入。目前其中一件正進行中的案子,就是與無障礙協會合作的國際項目。

我也希望接觸更多能推動美學與教育意義的項目。前年我許願希望能參與一些純美術或有教育意義的策展,沒想到這樣的願望突然就實現了。去年我們接下對我意義深遠的展覽,將於今年與大家見面。

 
 
 
 
 
 

Q:創業初期你就囊括許多大獎,你怎麼看待獎項本身的光環和意義?



W: 參與比賽的初衷對我而言非常清楚:我希望藉由這些獎項,驗證自己的設計邏輯,並了解評審們如何看待我的作品。評審通常會關注作品是否符合社會性、趨勢,以及是否擁有正確的策略,透過他們的視角,我可以確認自己的方向是否正確,或需要進行哪些調整。

還記得在金邸獎(TINTA)頒獎時,趙璽理事長問了一個問題:「你們報獎的目的是什麼?」這個問題我也經常問自己。我的答案是,透過獎項來檢視作品是否反映時代性與社會性,並且在更大的環境中產生影響。當作品獲得認可,帶來一定程度的曝光,這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到這些理念,甚至受到啟發,開始關注這些方向,逐步提升整體設計生態的深度與廣度。畢竟我也是從其他人作品汲取養分,慢慢改變並成長的。




Q:那麼,你會如何說服新客戶接受更具突破性的設計?



W: 我會先觀察業主特質,如果接受度很高,我們會毫不猶豫提出創新方案。但若他介於保守與開放之間,或難以判斷,我們會準備兩個方案:一個偏保守,另一個更具突破性。

簡報時,通常先呈現保守方案來試探業主反應。如果回應較保守,我們會適時調整策略;但如果他展現出興趣或好奇,我們就會進一步推出第二個較突破的方案。設計師需要具備的不僅是專業技能,還包括業務能力,像簡報的表達技巧、對業主需求的洞察力,以及對接受範圍的判斷。有效與業主溝通,我們才能實踐設計的價值。

 
 
 
 
 
 

最喜歡的材料就在我們腳底下




Q:除了設計,你還有哪些興趣嗜好?這些愛好是否對你工作產生影響?



W: 我很喜歡捏陶、烹飪跟運動。對陶藝的興趣,起源於剛入行時看了一場藝術家吳其錚的展覽。他的作品樸實又真誠,貼近日常生活,深深觸動了我。從那時起,我對陶土便產生濃厚的興趣。有些經濟基礎之後,我開始學習陶藝,並進一步學習自然建築,做土磚、蓋土房子和竹子結構物。這才發現,原來自己最喜歡的材料就在我們的腳底下,也就是「土」壤。

 
 
 
 
 
 

W: 運動也是從學生時期養成的習慣。高中時期,我的生活幾乎只有兩件事——畫畫和打排球。這段經歷讓我至今仍保持運動的嗜好。

我也熱愛旅行,過去我是一個瘋狂的實踐者,很常去歐洲和日本參觀建築。我甚至會做 Excel 表格鉅細靡遺地把所有行程列好。曾經有次,我一口氣從關東到關西,甚至跑到日本離島,把安藤忠雄當時的作品幾乎都跑一遍,就除了北海道實在太遠沒有前往。那時時間有限,我省掉早餐,中餐只吃便利商店的熱狗就一直跑目的地。(不過大多數情況是獨旅,跟朋友一起就不會這麼瘋狂)

 
 


從小到現在,我其實是不擅長聚焦的人,因為喜歡的東西實在太多了。以前一度覺得這是缺點,但隨著經驗累積慢慢發現,所有領域到了一定的專業,背後的邏輯與核心概念是共通的。某部分來說,反而讓設計有了更多可能

 
 
 
 

Q:這麼多種媒材,為什麼特別鍾情於「土」?




土是種變化性極強的材料,既能柔軟又能堅硬。在捏陶的過程,包含了內在的精神層面和外在的物理現象兩個層面


W: 精神層面上,陶土創作直接反映了創作者的情緒,每一個筆觸都由手來呈現,帶有強烈的個人印記。以前我曾在士林租了一個空間做陶,有位老師對我說:「你的創作很像在發洩。」的確如此,那時因為都是下班後趕到那裡,時間只有兩個小時,我又急著完成作品,做出的東西通常是很有機、幾乎沒有細節的。

至於物理層面,捏陶的核心在於「水分」的掌握,濕度決定了土的可塑性,就像是持續尋找平衡的過程。伴隨技術逐漸成熟,我漸漸學會跟隨土的狀態放慢,變得平靜和專注。濕度問題有趣的是也延伸到身體感受,接觸陶土,手部會變得很乾,這種材料與身體的密切互動,讓我對「土」產生更深的連結。

 
 
 
 
 
 

從日常到設計的藝術延伸




Q:什麼時候開始將藝術融入作品,逐步轉向偏藝術性的空間設計?



W: 當我看到喜歡並負擔得起的作品,通常都會想收藏,這些藝術品成為生活的一部分,與我的日常共生。而在工作層面,我希望能透過空間設計傳遞藝術的力量。這樣的啟發,主要來自在上一家公司的經歷。當時老闆是位美學涵養極高的人,他以宋代東方美學為主體。宋代是文化蓬勃發展的時期,我在那邊被感染許多,對東方美學也有很大的熱忱,而這種思維亦逐漸滲透入設計。

 
 
 
 

W: 我將藝術品分為兩類:一是以觀點回應時代趨勢,另一類則是表現精神層面的修煉。這兩者不僅反映時代發展,也呈現創作者的內在思考。

在空間,我們關注本質、架構、邏輯、核心以及精神層面的論點。因此我會期望接觸到更多藝術家和作品,並將他們推向市場;在空間融入具有啟發性的藝術品,讓市場透過這種方式與純美術接軌。



整個時代提升美學,需要從兩個方向著手:一是教育,二是實作。教育方面,已經有許多專業學者在持續扎根;而業界裡的我們工作與美學息息相關,能很直觀地把一些東西分享給合作方,對我來說是很棒的事

 
 
 
 
 
 

Q:哪些藝術品特質會讓你特別想收藏?



W: 實驗及不完整性、情感純粹性和哲學深度

我特別喜歡事物那種帶有可能不完整性的特質,正因這種不完整,作品保留了探索與延伸的空間,未完成的狀態充滿了潛在的可能性。對我來說,過於完整反而會覺得它失去某種生命力。像是建材桌是實踐大學黃博暄的軟雕塑,就帶有一種迷人的未完成感。

第二,是純粹的情感表達。我偏愛那些沒有被過多的形式包裝,直接傳遞情緒與感受的作品。我學生時代非常喜歡梵谷,他的筆觸和情感表現極為直觀,讓人能強烈感受到內心的波動。我也欣賞非洲的土雕,未經過太多訓練或修飾,用最真實的方式表達一種原始的情感力量。

第三,是精神與哲學層面的深度。比如日本建築師西澤立衛與藝術家內藤禮共同合作的豐島美術館,水滴狀的建築物充滿了詩性與哲學思考,對我來說極具吸引力。

 
 
 
 


任何作品或事物的表達中都應該包含一點詩性。這種詩性並不是精緻或完美的,而是留有餘韻和未解之謎,能夠讓人反覆咀嚼、思考,甚至重新詮釋它的意義

 
 
 
 

Q:選擇合作的藝術家或藝術品時,你有哪些具體的考量標準?



W: 我通常會回到兩大類型的歸納:一類是純美術的創作,另一類則是帶有啟發性的作品。先從這兩個角度出發,篩選出符合甲方需求的作品,並且分為「定量」與「定性」兩個層面的考慮

「定量」 是從空間配置的角度出發,決定藝術品應該擺放在哪些位置,以及需要的數量是多少。「定性」 則更注重業主本身對美學的理解程度、偏好的藝術領域,甚至是作品與空間的互動是否能反映個人品味與需求。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藝術品的選擇方向。




Q:你認為要如何確保藝術品不只是裝飾,而與空間緊密結合,兼具實用性與美學?



W: 藝術品在空間既具有外在的裝飾性,也承載著內向的情感交流。從外在角度來看,它確實可作為空間一部分的文化裝飾元素;站在內向的觀點,藝術品應能引發使用者的共鳴,成為情感的觸發點

以我們公司辦公室為例,這裡是業主第一個接觸到我們的地方,我在其中置入一些收藏品,作為理念的延伸。

 
 
 
 
牆上這幅作品是某次在藝術沙龍展看到。創作者蔡均侑在生物身上可以找到材料永續的可能性。臺灣人很愛吃豬血糕,可是在生產豬血糕的過程,會有很多廢血廢料。他利用豬血作為材料,透過過濾廢血、加入黏著劑,再用烘焙的方式將其製成一張圖,並透過 3D 列印骨骼來營造有機感,模仿血液細胞的結構。關燈它就是豬血的顏色。
 
 
 
 
 
 
版畫家黃得誠老師的《細雨》與比利時雕塑家 Brebant Robert 的金屬浮雕創作,構成靜與動的對話。

那時我在想,要讓進來的人第一時間對空間的定義是什麼?當人們從外部繁雜的環境進入電梯,踏進這個空間,我希望他們感受到的是謐靜的氛圍;而《細雨》(在玻璃表面做雷射雕刻,讓光通過後變成雨的意象,藉以描繪出紅樹林下雨的樣子)則帶來動態流動感,這種對比與平衡,傳達我對氛圍的期待。另外我對未經修飾的材質有特別偏愛,所以這面金屬牆都是鐵,未加工的質感與上面黑鐵媒材的藝術品相得益彰,像是從鐵中生長出的沈思,挹注真實與內省的態度。
 
 
 
 

J: 如果某個案子想要一件東西,你會把東西放在公司這邊,偷偷幫業主洗腦嗎?


W: 這並不容易,尤其當業主對藝術沒有太多涉獵的時候。不同於藝廊銷售畫作的模式,我們有責任深入了解使用者的個性,確保他們有感,真心喜歡這些作品。所以我通常是先選擇較容易接受的入門款,讓他們產生興趣,再慢慢引導去發展自己的喜好。為了做到這點,我必須持續深入做功課。假如對作品缺少足夠的專業知識,推薦過程也會缺乏說服力。

還有另一種形式,以國家美術館商店的案子舉例,當時我們希望打破傳統零售空間的邏輯,透過策展的角度來營造整體氛圍。正好他們在空間內販售一些授權畫作,我個人非常喜歡江賢二老師的作品,於是特別邀請老師授權,讓他的作品成為空間重要元素之ㄧ,增添這個零售空間展覽體驗般的特性。(延伸閱讀:國美館零售商店
 
 
 
 
 
 

Q:最後,請推薦幾個你很喜歡的藝術家



冰島-丹麥藝術家 Olafur Eliasson(奧拉弗.埃利亞松)
Olafur Eliasson 的作品總是能以光影的變幻創造出多層次的空間體驗,將自然現象與觀者的情感聯繫起來。他在韓國三星美術館的常設展《All the Possibilities of the World》非常值得一看,今年也將在北美館展出過去30年的藝術實踐。


台灣藝術家林壽宇
以極簡抽象風格著稱,他的作品多運用純粹的幾何形狀和單色畫面,探索空間與光影,強調「留白」和「空間感」的重要性。體現東方禪意與西方極簡主義的融合,具有高度詩意與哲學深度。


美國雕塑家 Richard Serra(理查.塞拉)
以大型雕塑和場域特定裝置文明,使用鋼材創作,作品強調物質性、重力與空間的互動,藉以挑戰觀者感官與身體經驗,並探索人與環境的關係


攝影師柯錫杰
柯錫杰老師作品充滿東方思維的意境。像《等待的維納斯》拍攝了地中海的一間房子,他沒有具體呈現維納斯的形象,而是表達想像中的維納斯是什麼,讓觀者去想像和感受這份詩意。

 
 
 
 

採訪|Jamie Lo . 編輯|ChichiL
攝影|Jamie Lo、Kai Chang
 
 
 
 
關於攝影師這個稱謂,其實我沒有太多意見,因為這是大家認識的我。但說穿了,我是個喜歡創造的孩子,對創作沒有特愛的工具,卻有特別的熱情。認真起來打拼時有個老靈魂,但對於創新與體驗,永遠像是實驗室裏的小朋友。我想分享我怎麼看我的攝影師工作,以及工作上的點點滴滴。
 
 

SPEAKOUTChichiLcolumn, jamie, Voice, art, cover